周武王灭掉商后,纣王庶兄微子持商王室宗庙礼器,向武王投降。周武王宽厚为怀,恢复了他的爵位,让他在商丘一带立国,不绝商朝的祭祀,这就是宋国。但毕竟是敌国之后,宋国旁边被鲁国、陈国、郑国、楚国、卫国紧紧包围,离齐国和蔡国也不远,属于强敌环伺的外部环境。据统计,宋国是春秋时期战争最多的国家。
宋国没有能在战争中成长壮大,而是在连年战乱后逐步衰落。今天要说的历史人物,也是一个宋国人。他叫华元,是宋国的贵公子,也是宋文公时期所依仗的大将。
从宋襄公开始,楚国算是和宋国结上仇了,动不动就出兵攻打,有时候还怂恿其他国家攻打宋国。公元前606年,郑国又接受了楚国的命令,派出公子归生攻打宋国,而宋文公则派华元、乐吕带兵迎敌。
展开剩余74%在两军对垒时,为了鼓舞士气,华元特地让人宰杀肥美的羔羊犒赏三军。当宴会举行之时,全军上下都在喝着热气腾腾的羊汤,吃着鲜美无比的羊肉时,却忘记了华元的车夫羊斟。大概在华元的心中,一个车夫,又不要亲手杀敌,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。
华元没将此事放在心中,羊斟却牢牢记住了这个羞辱,坏事也就坏在这个小人物身上。
在战场上,两军交锋的时候,羊斟突然扭头对华元说:“你还记得前天的羔羊吗?前天分吃羊肉的时候,你连一碗汤都不愿意给我,那是你作主,现在驾车作战,全有我来做主。”
华元惊恐的说:“你要干什么?”羊斟微微一笑,突然驾车加快速度,带着主帅直奔郑国军营而去。
郑军没想到得了这样一份大礼,欣喜若狂,直接笑纳了。宋军没有了主帅,命运可想而知,他们如同待宰的羔羊,纷纷倒地,副帅乐吕也战死沙场。这个车夫羊斟从此在史书上消失,再也没有留下他的记载,但他因为一碗羊肉汤,就将国家给出卖了,遗臭万年,《左传》对他的评价是:“以其私憾,败国殄民。”
虽然华元丧师辱国,但宋文公还是决定将他赎回来。为此,他答应了郑国的条件,以一百辆战车,四百匹良马的代价交换俘虏。然而华元也是个人才,宋国的车马还在半路上,他自己就找了个机会逃出了郑国,为宋文公节省了一大笔开支。
楚国和宋国继续结仇,十年后,楚国的使者途径宋国,被扣留下来。楚庄王大怒,亲率大军攻打宋国,将都城围得水泄不通,眼看就有灭国的危险。宋国人也知道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候,奋力抵抗,持续了五个多月。
双方的战力都快耗尽了,就像两个摇摇欲坠的拳击手,在等待最后的机会。宋国向其它国家求援,然而诸侯都不愿意与楚国为敌,没有出手相助,只是鼓励宋国死战到底,千万不要投降。楚军的日子也很难过,围城时间太久,粮草不济,楚庄王萌生了退兵的想法。
然而,申犀、申叔却力劝楚庄王要忍耐,等待最后的时机。于是,楚庄王下令在宋国境内种田、盖房,摆出一副长期作战的架势。宋文公害怕了,派华元潜到楚营。
华元也没办法,他趁夜来到楚营,见到了楚庄王的弟弟子反,威胁说:“我们宋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,现在城中将人骨劈开当柴烧,饥民们易子相食,但是我们绝对不签订城下之盟,宋国会死战到底。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,一切都好说。”
子反将这番话告诉了楚庄王,楚庄王叹息道:“多么诚实啊,我们现在也只有两条的口粮了,何必弄得鱼死网破呢?退兵吧。”
后来,宋国和楚国的关系逐渐改善,但楚国和晋国的矛盾又加剧了。宋国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中,十分艰难。华元便作为使者兼人质,留在楚国六年时间,专心致力于晋、楚关系的改善。据说他为了让战争狂人楚庄王分散注意力,特地献上“绕梁”古琴,让楚王迷恋于声色之中,对于扩张领土,自然就没那么热衷了。
参考资料:《史记》
发布于:天津市